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病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向专家咨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日-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在ASH 大会召开之际,2024 ASH ITP早餐会已拉开帷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易导致患者出血,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次ITP早餐会期间,国际ITP顶级专家麻省总医院David Kuter教授、威尔康奈尔医学院James Bussel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宇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周虎教授以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叶洁瑜教授围绕当前ITP的治疗现状、挑战、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ITP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
中外专家齐聚,共探ITP治疗新前沿
本次2024 ASH ITP早餐会汇聚了众多全球ITP领域的顶尖专家, 会议围绕ITP治疗的关键议题进行观点分享和讨论。会议内容不仅包括Rho激酶在ITP患者免疫应答与调节中的作用、肠道菌群在ITP异质性中的作用、因病毒感染导致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反弹机制以及靶向CD38治疗和CAR-T细胞疗法在ITP中的治疗潜力等基础研究内容。 同时,该会议还关注了目前ITP创新疗法的选择策略以及妊娠期患者的管理策略、基于生物标记物的ITP管理策略、心理支持在ITP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ITP对青年人群的深远影响。专家们精彩的议题分享不仅体现了ITP治疗的科学前沿,也展现了本次会议的深度与广度,为ITP的科研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新方向。2024 ASH ITP早餐会为中外学者充分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中外学者深化ITP治疗领域合作奠定基础。
大咖论道之国际趋势 深入剖析ITP领域困境与治疗变迁
David Kuter教授: 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推动治疗变迁 在过去的40年中,ITP治疗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变革。最初,ITP治疗主要依赖于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脾切除等方法。然而,大约15年前,随着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引入以及随后其他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ITP的治疗格局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共识指南在ITP的规范化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各国根据各自地区的特定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ITP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在药物的可及性和治疗选择方面存在差异。展望未来,全球ITP治疗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包容性,将更多地纳入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中东的专家意见,以期为全球ITP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
James Bruce Bussel教授:
TPO-RA创新药物改变ITP治疗格局,地位日益凸显 TPO-RA自上市至今已成为ITP的主要治疗药物。在临床实践中,TPO-RA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ITP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不同TPO-RA药物之间的转换是可行的,这为ITP患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鉴于TPO-RA的显著疗效,关于其停药策略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现有证据显示,对TPO-RA反应良好的患者,成功停药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在血小板计数能够稳定超过10×109/L的情况下。但ITP的停药策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此外,随着SYK抑制剂、CD38单抗、FcRn抑制剂、BTK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的研发进展,ITP的个体化治疗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SYK抑制剂可能具有抗血栓形成的特性,这表明在高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中,SYK抑制剂可能展现出更好的疗效。
大咖论道之国际进展
畅谈领域进展,共绘ITP治疗新蓝图
周虎教授:
ITP创新药物百花齐放,仍无法撼动TPO-RA地位
ITP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治疗目前遵循个体化原则,强调患者参与决策,旨在平衡患者意愿,尽量降低治疗副作用的同时,将血小板计数提升至安全范围,减少出血风险,并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TPO-RA、利妥昔单抗等药物仍作为治疗选择,但其根治效果有限,且存在复发率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鉴于ITP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当前仍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老药新用、药物联合应用及新型作用机制药物的研发等。 在本届ASH年会上,ITP创新药物研究百花齐放,展现了新的治疗希望。例如,LUNA3研究评估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在持续或慢性ITP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202例患者,其中46%以上的患者既往曾接受过5线以上ITP治疗。结果显示,治疗24周时,血小板缓解率为65%,持续缓解率为23%。而且,Rilzabrutinib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紧急治疗需求,且患者疲劳与出血情况均有明显改善1。 VAYHIT3研究探究靶向BAFF受体Lanalumab治疗ITP的疗效。本次结果重点关注已完成第25周随访或在数据截止前提前停止治疗的前10例患者,其中6例患者既往曾接受过6种治疗方案。结果显示,5例患者实现了获得持续缓解,其中4例患者在首次给药后8周内实现持续缓解2。 虽然创新药物Rilzabrutinib、Lanalumab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解决ITP 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方面的潜力,但目前而言,TPO-RA在ITP治疗领域的地位仍无法取代。未来,ITP的治疗模式可能会更倾向于联合治疗,并且需要持续性的管理。
侯宇教授:
TPO-RA联合治疗,助力ITP全程管理 TPO-RA已成为ITP二线治疗的优选药物,已在临床上展现出显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此类药物无反应,成为目前ITP治疗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们团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今年于Blood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探索了TPO-RA联合双醋瑞因方案在治疗全剂量TPO-RA无缓解IT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潜力。该研究发现,相较于继续TPO-RA单药治疗,15天时完全缓解(CR)率显著提高,缓解持续时间更长3。双醋瑞因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提升了巨核细胞的产板能力以及成熟状态,从而增强了TPO-RA的疗效。 本届ASH年会期间,多项研究同样也展现了TPO-RA联合治疗的潜力。例如,我国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发现TPO-RA联合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方案治疗新诊断ITP患者,总缓解率(ORR)在第2周时达到100%,在第12周观察结束时,患者CR由第2周时60.87%上升至84.21%4。这项研究表明低剂量皮质类固醇联合低剂量TPO-RA治疗初治ITP疗效迅速、持久,有望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此外,在新药研发方面,继抗B细胞药物CD20单抗后,CD38单抗在ITP中也有了临床探索。目前,研究者们正在深入探索通过影响CD38胞外酶活性来治疗ITP的新途径。CD38单抗可通过抑制去乙酰化酶SRT1活性来提高Treg细胞比例及抑制功能以恢复ITP患者的免疫耐受能力。鉴于ITP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患者个体差异,单一药物往往难以全面覆盖患者的治疗靶点。因此,通过不同药物间的机制互补或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治疗。 叶洁瑜教授:
中国学者为改善ITP预后,增砖添瓦
近年来,我国在ITP诊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比如,TPO-RA创新药物海曲泊帕等显著提升了ITP患者的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而言,我国ITP诊疗方面仍存在诊断难、异质性大、治疗反应具有个体化差异、长期疗效难以维持等难题,亟需进一步探究新的治疗疗法以及新的治疗策略。本届ASH年会期间,我国学者从基础研究及精准治疗等不同维度对ITP发病及诊疗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改善ITP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团队于本届ASH期间报道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激素耐药/复发ITP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可提高患者反应率、降低出血率、改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同时,该研究发现生物标志物MSC-C5b-9是激素耐药/复发ITP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指导ITP治疗5。在创新药物研究方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宇教授团队发现CD38单克隆抗体可能通过抑制Sirt-1重新编程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揭示了抗CD38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多重作用机制,并阐释了CD38单抗在ITP患者中实现长期疗效的合理性6。
总结 ITP的诊疗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多重挑战。新型药物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中的不断探索,为解决ITP患者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展现了巨大潜力。然而,目前这些新型药物尚无法撼动TPO-RA在ITP治疗中的主导地位。未来,可进一步针对已上市药物的联合治疗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优化ITP治疗策略开辟了新路径,预示着联合治疗未来可能成为ITP管理的主流模式。
进家园病友群,加桐妃微信:itp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