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病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向专家咨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血液受损伤流血时,发生止血和凝血效应的机制有多种,但大都与血小板的作用有关系。 1.收缩。血小板形成血凝块后可黏附在伤口,血凝块进一步收缩,形成血清保护创面,加快伤口的愈合,加快止血速度。 2.黏附。黏附在血小管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帮助止血,体外也可能具有黏附作用。 3.聚集。除了黏附帮助止血,保护细胞内皮光滑完整外,同时还具有聚集作用。当皮肤有破口或者血管有破损时,血小板聚集到一起形成血凝块帮助止血。 4.释放。血小板具有释放作用,释放各种促凝血因子,加强凝血过程。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降解。由于血小板含有抗纤溶因子、抑制了纤溶系统的活动, 使形成的血凝块不至于崩溃。 5.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 6.促进血液循环 血小板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正常人血液中计数为100×109/升一300×109/升,占[color=var(--weui-LINK)][url=]血液体积[/url]的0.3%,妇女在月经期可减少50%~75%,幼儿含量稍低。血小板约2/3在末梢血循环中,l/3在脾脏中,并在两者之间相互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