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步步高 于 2025-3-28 22:44 编辑
【郑重申明:本文只是一名ITP家长的陪护记录节选及个人非医学专业的反思总结,仅供闲读,不具指导意义。文中所引用方药与方法仅供交流之用,请勿效仿,编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请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科学治疗。】 |
第四节 寻找病因调整方案 板值上升疫情期间,诸行不便,无法外出,有大量时间看书查资料。 一、李可关于血证的精彩论述那一段正在看《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简称《李可经验专辑》),军人出身的李老治病像打仗一样,书中医案甚是精彩。李老在书中关于血症的论述,现摘编如下: (一)见血止血为血证大忌在“蛮补致崩”医案后,李老总结如下: 见血止血为血证大忌,也是医者易犯的通病。治血如治水,一味堵涩,愈补愈瘀,必致冲决堤坝。见效于一时,贻害于无穷。补中兼疏导,引血归经则愈。 1、血证的关键在脾胃 血证的关键在脾胃,脾主中气,气为血帅,统血而主升;胃为水谷之海,统冲任面主降,为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血循常道。 (1)若胃失和降,则诸经皆不得降,气逆而为火,火性炎上,血热妄行,血从上溢则病吐衄。证见面赤气粗,口苦苔黄,脉象数实。此时急以旋覆花代赭石汤加炙枇杷叶30克,降肺胃之气。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血自归经。不可一味苦寒清火,应以顾护胃气为要。 (2)脾气不升,则血失所统而下出,而病崩漏便血。证见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甚则苍白欠华,脉多细弱,寸部尤弱。急以补中益气汤重用参芪,陷者举之,峻补其气,加四炭温经止血,红参、灵脂等量研粉吞服益气止血化瘀;用补气升提,下虚者须防“提脱”,加肾四味、生龙牡固肾气。脾气渐旺,自能统血。四炭为治脾不统血要药,平淡中寓神奇之效,百试不爽,颇堪倚重。 (3)若兼见出血量多不止,汗多而喘,则是肝气已伤,疏泄太过,不能藏血,急加山萸肉60克以上,敛肝救脱。 2、血证传变及对治 (1)血证初期,多见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证见血上溢或下出,势急量多,面赤气粗,暴躁易怒,头晕胁痛,口苦脉弦数。以丹栀逍遥散舒肝之郁,炙杷叶30克清金制木;生地、阿胶,滋水涵木,凉血养血、止血柔肝,赭石降气抑火平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栀子炒炭减其苦寒之性,又能入血泻火而止血。煨姜易姜炭3克以护胃气,加三七粉6克吞服,止血化瘀而不留瘀,最是血证妙药。 (2)若见喘汗,则已虚化,速加山萸肉敛之,以复肝藏血之能。血止,养血柔肝,滋水涵木以治本。七味都气丸,以山萸肉为君,加枸杞子并三七粉蜜丸服。肝脏体阴而用阳,又为“生命之萌芽”(张锡纯),木能克土,若过用苦寒攻伐,损此萌芽,则虚化为脾不统血,病变又深一层矣!善于理肝,则可截断血证传变,实是重要一环。 (3)血证在肝、脾二经处置失当,进一步恶化则损及于肾,变为肾不封藏,生命之本动摇。约可分为三型: 一为火不归原,上热熏蒸,势急如焚,面赤如醉,白睛溢血,鼻衄,舌衄,吐血,口舌生疮,目赤如鸠,比之实火尤为暴急。以腰困如折,双膝独冷,尿多不渴为辨。乃肾阴亏极,逼龙雷之火上奔无制,以大剂引火汤——九地90克,盐巴戟肉、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加油桂3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小丸,药前囫囵吞下,以引无根之火归肾则愈。万不可误作实火而投苦寒、甘寒,否则亡阳厥脱,变生顷刻,误诊误治极多,临证宜慎! 二为肾不封藏轻症,仅见腰困微喘,自汗尿多不渴,出血如注,急以大剂补血汤加红参助元气,重用山萸肉90克以上,敛肝固肾救脱,加肾四味鼓舞肾气,生龙牡粉固摄肾气,姜炭温脾止血,阿胶30克、三七粉小量3克,挽血脱之危,可愈。 重症,上型兼见,四末不温或四肢厥冷,神疲欲寐,大汗暴喘,气息微弱,脉沉迟微细,或反见数极无伦,七急八败,一分钟超过120次以上,为气随血脱,阴损及阳,阳微欲绝,生命垂危。急投拙拟破格救心汤,以保十全。 妇科血证,兼顾八脉,以血肉有情之品河车、鹿茸、龟鹿二胶辈填补肾督,滋养冲任。各型均给予善后方服1~2个月,多数可以巩固疗效,终身不犯。 (二)李可在“过敏性紫癜痼疾”医案后总结又曾治7~13岁儿童20余例。本病为过敏性疾患,多因小儿先天肾气未充,免疫力低下所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当辨证求本,不可见血止血。 1、大约禀赋强者,从阳化热,表现为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证见面赤气粗,口苦目眩,溲赤便干,急躁易怒,紫癜成团、成片,色紫黑,脉多滑数,约占患病小儿的十之七八。借鉴温病发斑之理,以桃红四物汤加丹皮、紫草、大蓟、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化斑,多数在半月内痊愈。腹痛者加白芍甘草汤、地榆、白蔹清肠解毒敛疮,加三七粉3克,行瘀止血,重用大蓟30克,贯彻始终,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可有效保护肾脏。迁延失治,肾功受损者,亦可迅速消除蛋白尿。紫癜消退之后,改方桃红四物汤加阿胶、三七粉,养血柔肝善后。 2、禀赋弱者,从阴化寒,表现为脾不统血。证见面黄肌瘦,食少便溏,气怯汗多,精神萎顿,紫癜色淡或鲜红如妆,脉多细弱。约占患病小儿的十之二三。治当补气,温脾摄血。补中益气汤重用生芪60克,加姜炭、三仙炭各10克,三七3克;腹痛者加吴茱萸、肉桂各10克解痉;大便潜血阳性者,三七加倍,以化瘀止血。腰困膝软者,加肾四味各10克,以固护肾气。方中姜炭、三仙炭为温脾止血要药。凡用此法治愈的小儿,无一例复发。 3、上述二型,可互为演变。肝不藏血者,过用苦寒,损伤脾胃之阳,可虚化为脾不统血,亟亟改弦易辙,温脾统血。脾不统血者,正气来复,阴证转阳化热,大是佳兆,予补中益气汤内加知母20克、大蓟30克即可。 小儿脏腑娇嫩,脏气轻灵,传变迅速,一拨便转。疾病变化万千,总是要以人为本,针对个体特异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谨守病机,法随证变,不可拘执。 二、用李可老中医思路板值升到55【4月1日—6日】我为孩子开中药【小建中汤+黄芪、当归、仙鹤草、鸡血藤】。服后食量增加,体力稍增,上楼不用人扶,但回来时腿还乏力。内眼睑白,明显贫血。 【4月8日—12日】乏力,多睡。中药在上方基础上+白术、当归、肾四味。11日起加炮附子,无任何不适。从听心身课以来睡特别多,但这几天白天基本不用睡,晚上睡得早。胃口还没回到以前。唇色渐红。 【4月14日—21日】中药调整【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仙鹤草、鸡血藤+肾四味+四炭】7付,胃口慢慢回来了。近期天气反寒,中间有一天晚上听课突然鼻子不通,之后流清涕,服桂枝汤一次,额头出一点汗珠。次日体力有所下降。唇色渐红,说话中气足。 当时在网上查到李可老中医的文章《李可免疫系统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文后附件1),看后当时分析如下: 1、基本明了生病的根源:中气本虚,跳太平鼓过劳,风寒直入太阴和少阴,邪伏气血。 2、西医治疗过程:起初出血点,为正邪相争排病现象,本应解表驱邪,却用激素强行调动肾之元阳而致阳虚上浮,多见出血等症;直到完全停用激素后(长达8个月),板才从20以下开始上升。 3、此后食疗经络法:扶正起效,体力好,但托透不足够,根没去掉。经10个月板值到40多后无法再升高。 4、老家老中医:滋阴有余托透不足,伏邪未尽除。且补能恋邪,身体外表强壮,板却在40-51间。服4个月,不甚理想。 5、自开中医: (1)桂枝汤调营卫,桂枝龙牡汤补固肾阳。 (2)小柴胡汤调三焦。 (3)后以痨病治,服小建中汤以扶正。 (4)期间出现几次感冒初证,即用桂枝汤引邪外出,效果很好,往往一剂解除。(现看力量不够,如用麻附细可能更好。) (5)后入睡困难,用过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 (6)后鼻出血多,三黄泻心汤茶。 (7)月经期用胶艾汤。 (8)过年前后重感冒,用桂枝汤、麻黄汤等引邪外散,多次高烧渐退,出血点再未出过。月经用黄连解毒汤合胶艾汤,清热止血为主,此后无热象。【现在反思:黄连解毒汤的寒凉之药伤了中气,故纳差、乏力,咳嗽迁延近20天方愈。】 (9)三月份月经,用胶艾汤加仙鹤草、鸡血藤,活血化瘀。听《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课》调适情绪。晕倒后贫血、乏力、胃口差,一个月方恢复。 (10)后用李可扶正之法,胃口渐好,体力渐复。 【4月27日】胃口好,睡得好。中药再调整为【当归补血汤+附子理中汤+仙鹤草、鸡血藤+肾四味+三仙炭】。 【当时分析】回想6岁前(2-5岁)每年天凉开始咳嗽到次年4月天暖,治疗用的都是西药,只缓解,并未去根。春节前感冒后,由新感引动伏邪,先是表证(高热、无汗、咳嗽),并引发皮下紫癜和多次鼻出血。其实当时正是可以借新感引动伏邪,阴证转阳、化热外透之机,本应因势利导,当时用药错误(寒凉)反伤脾胃。且后续没有及时用培元固本之物收功,因而又拖延数月。 【5月6日】中药调整,意在进一步补气血、温阳祛寒。原方增加:生山萸肉、红参、五灵脂。生山萸肉补肝酸收,增强肝之升发;红参大补元气,五灵脂行血止血化瘀。 【当时分析:手凉明显改善。用附子理中汤一周后,温里效果明显。从过年后,喝菊花水都要极烫的水(能喝下),以此可以推导出病起之时应该是寒入少阴证,当用四逆汤温阳逐寒。过年期间,因过用苦寒(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合艾胶汤),可能是错的。近学李可引火归原之假热真寒、格阳戴阳部分,实是阳虚、下焦虚寒。用苦寒反加重,出现贫血、低血压、极虚乏力之症。】 【5月13日—21日】服中药同时增加李可老中医的【培元固本散】(后加制附子、炙甘草以加强祛寒之功)。21日中药汤剂停止,只服【培元固本散】。 【5月25日】验血,板55。肝肾功能没有影响。抗体已全部转阴。血色素53严重贫血,测为缺铁性贫血,增加琥珀酸亚铁+VC。板值第一次上到55。 【当时进一步分析病因】 1、最近在学李阳波先生的五运六气,将孩子出生时的五运六气代入李阳波先生创建的易理象数框架,可看出其命图(寒3湿2)对应五脏图如下,由此得出为寒湿体质。 2、从小每年天气一转冷就咳,到次年4月天暖就停止,久治不效,寒湿体质为根源。传统治法大多没有温寒祛湿之药,甚至大多由西医治疗,更是寒积体内。 3、近学李可老中医《圆运动古中医学》强调“少阳相火降,肾水才能有火”。故服【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可提高免疫力。 4、服李可老中医【培元固本散】,“但扶阳气,听邪自去”。小柴胡汤以引寒湿之伏邪入少阳而和解。 5、借鉴蒙医按经络运行时间给药的方法,早9点多服归脾丸,益气健脾;晚上9点服小柴胡汤促进手少阳三焦经运行,更推动晚11时少阳胆经运行,使少阳相火下降,有利入睡。 三、板值再升达到75【5月29日】早5点半右鼻出血,很少。又睡,7点多又出,约20分钟止,量不多。 【5月30日】早5点多起,有稀鼻涕、打喷嚏。不管是外感引发,还是阳足引发,皆是伏邪外透之机,为佳兆,以李可老中医(阳虚体质)通治感冒方【麻附细加味汤】助伏邪外透。上午11点服后有头晕恶心感(应为药后“眩瞑”反应),下午4点半服后也有。早晚各下楼到健身器活动,走2300步。 【6月4日—11日】月经7天,量不多。唇色红润,下唇干现象消失大半。后脖子耳下皮肤有浅色的斑点,豆大,右下脖子处原有的斑点好像因皮肤生长裂开了。体力增加,走得快有点岔气,自感体力不错。 【6月13日】北京再发新冠疫情,在家上网课。观察下唇干已变为一条线,原来是整个都干,后来只有一半。舌下青筋以前很粗两条,现在根还粗,向前上已细,说明瘀血在化解中。此次月经中也有小血块排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久病必有瘀”,故购三七粉,之后再加一点量。 【6月19日】最近发现身体皮肤有点暗。晚上发现脚面有许多出血点(暗色),小腿前面也不少,但手摸上去有凸起,不是平的(如图)。孩子心理压力又增大。 【当时分析:病起于冬至之寒,现将夏至,热盛,天地之热加近期(服固本培元散一个月)内气渐足,促寒邪外发,当是好的机会。解释后放下心理负担,顿感轻松有劲。分析这两天睡不着后的负性想法,列出解决办法,写在纸上后撕毁,再烧成灰,感觉放下了,睡不着也不恐惧了。(此部分在第六章有详述)】 【6月21日】(夏至+日偏食)脚面出血点还有不少,色暗淡。晚9点半洗澡时右鼻子出血,量少,很快止,但心生恐惧。发现前胸后背(偏上)皮肤有圆形色斑,前多后少如图。 【6月22日】早5点右鼻子再出血,量少,很快止,到6点又出,7点半服固本散后又滴出,比之前稍多,十分钟止,量不大。后知同学也流鼻血了,因为天热,正常,故放下担心。下唇干。中午【麻附细加味汤】——助邪外透,晚上【当归补血汤加味】——补血止血敛固。用李可【乌蛇荣皮汤】外洗前胸及脚。 【6月23日—27日】【麻附细加味汤】与【当归补血汤加味汤】两者混合,早晚各一次。24、25晚上各一次,中午固本培元散。每天用【乌蛇荣皮汤】外洗前胸及脚,两次。至27日两脚面都已腿白,暗点很少了。29、30日月经量大,服【当归补血汤加味汤+茯苓白术】,早饭前服+阿胶3克,两袋小柴胡颗粒(邪随经血下行,用之从少阳解)。 【7月7日—31日】胸前皮肤圆斑色变浅了。中饭时发现脸上隐约有血色。脸色渐有光,食睡都好,体力也可,从16日起每早6点外出走一圈。小腿下部色稍暗,有突起的小点(应为发疹排毒),脚面少许暗印,当为正足逐邪。至31日,前胸圆形皮肤斑块已经消失,但后脖子还有。 【8月8日】从昨天起,早上外出后要跑两段,约一百多米,腿累。 【8月19日】前胸上部及手臂有出血印,小腿及脚面少许血点。早上抽血,止血带绑的下面肘窝处有红出血点,抽后多次问结果(又紧张担心了)。前几天要录广播操和校歌,自己要求太高,有点着急了。最近睡得多一些,但体力、饮食、情绪等都很正常。 【8月20日—22日】月经20日很多,如以前第三四天的量,抓中药,用李可【补中益气汤加味】方。 【李可观点】脾胃气虚下陷不能摄血,陷者举之。脾气不升,则血失所统而下出,而病崩漏便血。证见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甚则苍白欠华,脉多细弱,寸部尤弱。急以【补中益气汤】重用参芪,陷者举之,峻补其气,加四炭温经止血,红参、灵脂等量研粉吞服益气止血化瘀;用补气升提,下虚者须防“提脱”,加肾四味、生龙牡固肾气。脾气渐旺,自能统血。四炭为治脾不统血要药,平淡中寓神奇之效,百试不爽,颇堪倚重。若兼见出血量多不止,汗多而喘,则是肝气已伤,疏泄太过,不能藏血,急加山萸肉60克以上,敛肝救脱。 首次【红参、灵脂】打粉冲服,第三次加【三七粉】3克共蜜调服。加服补铁剂和VC。20日晚每2小时起一次,21晚每3小时一次。出血印前胸两边偏上较多,上臂少许,腿脚有较大(小米)出血点,皮肤没有变暗。没有明显不适感。 【8月25日】月经第七天,渐止。前胸、上臂及小腿、脚上的血印和血点已基本消退,右小腿色偏红,脚白,没有上次变暗现象。今天出现下唇变白,前几天还红。再抓7付【黄芪建中补血汤】。 【8月27日】验血,计板75。这是不用激素丙球情况下最高的一次。下图为从2018年5月到2020年8月板值变化趋势。 三、用郭生白老中医思路不贫血了【9月1日—8日】开学,每天上午上半天。3日起,中药:每晚一次,早或中服【固本培元散】。 【9月9日】2点55至3点半右鼻子出血,量不多,后没睡着,4点到4点半又出,总共要1小时,止后身上觉得有点冷。当时总结原因:2天没大便,大便前生气了;天气干燥;看手机时间长了;吃了饭不能马上睡下,要先消化半小时,不然有火。 【9月14日】上学,下午3点半到5点学校照相。晚上作业太多,写不完,有压力。晚9点半睡下,双小腿下部到脚腕有少量出血点(约火柴头大)色暗紫。 (一)郭生白老中医《本能论》观点最近在学郭生白《说白伤寒论》及《本能论》,有出血点应当是向外的本能排异反应,是体内正气增强后的排病反应,是从毛细血管以出血点方式向外排异,应助力,用透表法。 当时总结发现:每次月经前三四天会有排异反应。 【9月18日—21日】中饭前服【散】,晚饭前服【小柴胡】。腿脚处已回白,这次排异很少,用药及时,很快排出。【当时分析:上次月经前也有排异现象,没有及时用药助力。月经也是排异反应,当月经来前即可带动伏邪向外,如不能从表解(主要是透表法),则会向内向下从月经排,所以上次月经量很大。】 最近学习郭生白老先生的课程得知: 1、有的种病毒在血液中生存,人体本能排异表现在出血点,从微循环末梢排,这时应给治麻疹的【银翘透表方】,喝开水,忌腥荤、油炸、干燥、硬黏、臭味、不易消化的食物,宜吃流质如米汤、稀粥。 2、生态同步疗法配方,通过启动人体“神经内分泌-中间代谢-免疫调节”这个功能环的良性循环,恢复人体的自然生态平衡,可使在常规治疗下终身服药的疾病在较短时间康复。 【9月29日】最近睡得多,晚上9点睡下,一觉到早8点半多,早饭后又睡两小时,下午还睡,要不就躺着,因月经而体乏。下午蹦跶两下,发现腿酸。下午加煮中药【补血止血汤】。 近日学习及思考: 【从郭生白老中医《本能论》角度思考ITP】 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紫癜)的表现症状为出血,分为: 1、干性出血:出血点、片(或可称为瘀斑); 2、湿性出血:鼻衄、齿衄、经血过多等。 分析如下: 1、从出血现象来看,并未注意是否有发热恶寒,但仍可看作为人体本能的排异反应,向外向上或向下,应为外源性疾病。 2、干性出血之瘀斑与瘟病之发斑相似,排异方式应为微循环末梢,说明这类异物或病毒只能在血液中生存【或者可假设有这样一种病毒,只是现在还检测不出来;亦或者只是风寒外感,导致体内发生整体反应产生的异物】。所以,不能从汗腺排出。故当忌发汗。 3、血小板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本能反应。如果真是这样,那说明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有瘀堵或障碍,本能自降血小板以降低血液凝聚,以利血液流通,并从微循环末梢、鼻、齿、月经等处排出。故不一定是外来病毒直接破坏血小板,而是自身自主调节的结果,目的是排异。 4、麻黄汤证中有鼻衄而愈,称为红汗。故鼻出血为排异。 5、月经是排异反应,“月经以时下”,引动病毒从下排,所以经血量大,其实是身体本能在排异。当然要关注量,如果太多崩漏会导致失血贫血,可用李可老先生治血崩之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60克)加山萸肉、红参、五灵脂、龙骨牡蛎、四炭、肾四味,摄血止崩。今年8月19日月经一来即量大用之,渐收。且经止后血小板值达75。 6、当出现出血点、瘀斑时,即是本能向外排异之机,当助力。可用郭生白老先生【银翘透表方】透发血中的毒。方解如下: (1)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解毒透表发疹。 (2)赤芍、升麻、紫草——活血通血通痹之药,有活血透表利导发疹排毒的功效。 (3)牡丹皮、甘草——牡丹皮化发热的瘀血,破血活血。 上法主要是以活血来止血,以解微循环之不畅。 9月14日出现出血点后即用李可之助阳透邪法【麻附细加味汤】,效果很好,没有如前几次,因未及时用药而向内向下从月经排致经血过多。】 7、慢性ITP,因西医激素丙球治疗后,正气已伤,转成伏邪,排异反应隔一段才会出现。治法当以李可老先生之意“但扶其正,听邪自去”,用培元固本散、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 待正气充足时,便会有排异反应,当此之际,急以郭老之透表法或用李可之助阳透邪法【麻附细加味汤】助其向外尽排。待有疲乏之象时,停止托透,再扶其正。以积聚正气待下次排异。李可观点:“反复几次就好了”。 如此,也能很好地解释:患者精力体力渐复,各方面都挺好时突然出现出血或出血点,其实质为内气充足后的自动排异反应,此时正是帮助本能将邪透发的最好机会,当果断出手。 【10月10日—14日】天气渐冷【固培散】和【生化强生散】近日下唇只有一线是稍干的。大便2天一次。 【10月18日】发现脖子中间肉褶子处有两三个小红。原来有前胸的色斑印,后来上到后脖子,今天发现没有了。头发变化:洗澡后吹头发,发现不掉头发了,以前吹要掉许多,而且发质变黑变粗了一些。 学习郭生白老先生《大医传承1》中“白血病得的人都是好人,孩子是成绩最好的,大人是好人”。和孩子聊天中得知,遇事心中老有纠结,如发信息前也会纠结,不能一门心思简单地去做事。 “为什么好人得病,而坏人没事?” 郭老说:因为坏人做事并不认为自己坏,只按自己的想法做,不会忐忑,不会纠结。而好人会思虑的多一些,由此而产生内心矛盾和斗争,事还没做但已伤心神;事做之后更不惴惴不安,担心、焦虑、恐惧,甚至自我谴责,如此不良情绪自然影响健康。 【10月19日—21日】觉得累。晚饭前服中药【黄芪建中汤】。 【当时思考】近日网上看到血小板也是免疫细胞,所以当致病物(细菌、病毒等)入侵身体后,它也会参与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消耗?而减少。 或自主排异系统发生作用调节血小板减少,以便病邪能从血中排出,或通过出血点(血液微循环)或出血形式排出体外。而目前治疗以升板为手段,是抑制自主排异活动,使病邪不能排出,进而深藏体内,发展成慢性。进而时时耗阳,阳气少而气血瘀滞,进入恶性循环。 故,急性ITP应以透表法为主;慢性因耗伤阳气而无力外排,且可能有瘀血,故治法当以培元固本和活血为主,待阳气恢复,由阴转阳向外排异时,立即抓住机会助邪外透,即可治愈。 前面有几次没有及时出手而拖延,上次一击而中。 【10月22日】月经还是很少一点。 【当时思考】这次虽然没有出现出血点和小腿脚腕部的皮肤变暗等明显的排异现象,却有明显累的感觉。这说明:一来可能是现在是秋季,天地之气于秋季主收,病邪随天地之气而收于内,故不外发;二来可能是体内阳气不足,无力外发;三来可能是上次月经前刚一外发,便用李可【麻附细乌参汤】助邪外透,使大部分伏邪排出,但还没有彻底排干净。 这也就是说体内还有病邪,虽然月经会引动伏邪,但只是活动不明显或邪气渐少,而体内的阳气依然在与之争斗(只是没表现于外)而损耗,故有累的感觉。 故,下次月经前3-5天时,就加服中药,一方面助邪外透,另一方面补充体能,减少累的感觉。 (二)久病必瘀【10月26日】月经较多且有血块。这说明前5天因有瘀血而经不畅,还需要通血。晚饭前服【补血止血汤】一次。 【10月28日】月经第5天,明显少。饭量很好,大便一天或两天一次。下一步需要清除体内的瘀血。 【10月30日】月经7天结束。前面5天为漏,一漏则气散而无力困乏。另外,邪还有,正气就要攻邪,耗正气故觉得累。 【10月31日】唇色红润。下唇还有一横线是干的,应当是体内有瘀血,久病必有瘀,接下来服一段【桂枝茯苓丸】。 【11月1日】因连休一周多,作业有许多没做完,明天要上学,要是以前会很紧张,但今天没这种感觉了。这是心态调整的进步。不要追求完美,白岩松说想毁掉一个人,就让他追求完美。 (三)不贫血了【11月2日】学校体检,血色素121(女110-150)。月经刚完第三天,不贫血。晚饭前服【黄芪建中汤】。 【11月4日—6日】有一小片极浅出血印,可以理解为因周一上午体检站了两个多小时,累而引发。晚饭前服【银翘透疹汤】,4、5、6日各一次,没什么明显感觉。其间出血点在脖子正前面,有两粒小米大,之后消失。 【11月7日】已经来暖气。下唇还是会时有干的状况。今天晚饭前开始服【茯苓桂枝丸】9粒。 【11月17日】当时分析:【茯苓桂枝丸】每日晚饭一次,活血通血,下唇干的现象有所好转。今天观察下唇略厚一点,色红润。可能伏邪还没有尽去,正气与剩下的伏邪相斗而消耗体能,故有疲乏。 【11月19日】困累乏力,不知何故。告知是月经前乏力属正常,才放心点,自己要求吃中药。【桂枝四物汤】分两次中午晚上饭前服。【当时分析】月经属液,由心主。由心引奶水从胸沿任冲二脉下行,几次月经来时不利索,总有几天血丝才来,是心力不足的表现,且血不足,故用四物汤补血通血,桂枝炙甘草强心阳。 【11月20日】累,为正邪相争耗能之故。三天后,又有外透之象,还是要从表皮毛细血管向外排,所以在【桂枝四物汤】的基础上应当加【银翘透表汤】以促外排。月经期间应当小柴胡汤和法,但不发热,只有外透之象,故未用小柴胡汤。 【11月22日】月经第2天,有少量血块。经期会觉饿。今天起服【补血止血汤】中晚各一次, 【11月25日】早7点右鼻出血少量(2张纸),约十分钟,没有形成血痂。8点半起床后又有一点,清理鼻孔后止,很少。这几天睡得比较多,7点胃经启动,胃中有积火所致。另,情绪因素要清理,每日清理。 期间服【补血止血汤】每日2次。听【身心互动疗法音频课】。 【12月18日】肚子有红点(半小米大)一个,左前臂内侧红点两三个(针眼大),小腿、脚面都没有。 四、阴历初一前后的规律性现象当时总结发现:从2020年6月起,每月阴历初一前后三天起,会有排病反应,觉得累,需要请假一周,接着来月经。有一定的规律性。当时总结如下: (一)规律性现象的底层逻辑分析1、农历初一前后出血点发作 (1)伏邪为病机核心:李可指出“伏邪为病,邪伏三阴,正气不足,正虚邪恋”,孩子病程4年,伏邪深伏少阴(肾)、太阴(脾),致脾不统血、肾阳不摄。阴历初一,人体阳气初萌而阴血易动。伏寒扰动下焦血分,致血溢脉外。 (2)气血运行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强调月相变化对气血影响。王冰注:“候月之盈亏,以调气之盛衰”。初一阳气初升,患者脾肾阳虚无力固摄,伏寒借天阳萌动外发,血络失约而现紫斑。 2、经期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效 经期气血下注,伏邪外透。《女科经纶》言:“经行之际,营血外泄,卫气内虚”。经期冲任空虚,伏于少阴之寒邪乘虚外透太阳,发为太少两感证,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二)经典理论验证1、伏邪理论:《伤寒论》少阴篇“反发热”证,喻嘉言《尚论篇》解为“寒邪久伏,因虚外发”,与患者经期感冒机理相通。吴又可《温疫论》“邪伏膜原”说与李可“邪伏三阴”理论一脉相承,均强调邪气潜藏特性。 2、气血周期理论:《临证指南医案》载叶天士治经期发热案:“冲任脉虚,寒邪得以袭入”,主张温养奇经,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通少阴太阳法度相合。朱丹溪《格致余论》“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阐明了阳虚不摄致血溢的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