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病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向专家咨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天在网上搜 雌激素 血小板
发现了这两篇文章,我在想 这个病 女性比难性多,雌激素能促进血小板生成,我们女性是不是多吃些能增加雌激素的食物就可以增加血小板了呢?
1,雌激素能促进血小板生成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雌激素雌二醇能直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这一成果为早日实现“血小板调控”提供了可能。 人体受伤出血时,大量增加的血小板聚集到伤口止血,而一些人因为某些血液疾病,出血时血小板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成,导致血流个不止。与之相反,不少老年人血液中胆固醉浓度高,再加上大量血小板凝聚在一起,容易形成血栓。要是能人为控制血小板的数量,许多人都将从中受益。 血小板是从巨核细胞表面脱落下来的―种无核细胞。一个巨核细胞能瞬间释放出几千个血小板,以快速止血。根据日本理化研究所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这两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雌二醇能诱发巨核细胞释放出血小板。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培育实验鼠胚胎干细胞,得到大量巨核细胞。利用这些巨核细胞,他们发现,基因3p―HSD编码的酶在甾类激素的合成中起关键作用,这个基因的活跃使大量雌二醇在巨核细胞中合成,刺激产生更多血小板。研究人员认为,既然通过阻碍或促进雌二醇的合成能够控制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的数量,那么通过调整3β―HSD基因的活跃程度等方法,就能增减血小板的数量.而不影响其他血液成分。通过这种方法治疗一些血液疾病,能避免输血引起的感染。 同时,传统观点认为性激素只在生殖器官中合成,研究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影响时,人们也习惯于研究其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巨核细胞中也能合成雌二醇的发现,将把性激素和环境激素的研究带入更广阔的天地。(来源: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2, 雌激素有助于血小板的形成 血液是由三种细胞组成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在血流中循环加强血液的凝固、阻止流血。血小板是从专化的骨髓细胞--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分化而来的,一个成熟的巨核细胞从细胞表面延伸出长长的细胞质突起(称为幼血小板),散落成碎片,形成数千个新血小板细胞,--这是细胞生物学家已知的最富戏剧性的形态变化。
科学家发现了雌激素在维护健康方面的新作用。Yuka Nagata和Kazuo Todokoro博士在《基因与发育》杂志上报道,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天然形式雌激素--雌二醇,诱导血小板细胞的形成。这一发现对于血小板数量改变引起的病症如贫血、白血病等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甚至经历化疗的病人也有一定意义。
Nagata博士和他的同事决定查明这个非同凡响的事件有关的细胞信号。早先的研究已经识别出一个基因调控因子即转录因子--p45NF-E2在巨核细胞中表达,是幼血小板形成所必需的。但直到现在也不知道p45NF-E2调控的究竟是哪个或哪些基因。
Nagata博士发现,巨核细胞发育期间,正常情况下3b-HSD基因被p45NF-E2打开。3b-HSD编码的是一种调控所有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酶。因此,Todokoro博士和他的同事探查了巨核细胞中产生哪些类固醇激素。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他们发现了雌激素。
Nagata和他的同事查明,在雌性和雄性的巨核细胞中,3b-HSD都诱导雌激素的产生,形式为雌二醇。进一步的研究证实,雌二醇再幼血小板形成过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他们发现的证据表明外生雌激素的补充使血小板的形成量升高了超过50%,二抑制雌二醇受体会阻断活体小鼠的幼血小板形成。
总体说来,这项由Nagata博士和他的同事进行的研究描绘了一个条龙血小板形成的遗传机制:p45NF-E2转录因子打开3b-HSD基因的表达,导致雌二醇的形成,并由此激活血小板的形成。这些新发现将会使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设计出操纵血小板形成过程的新策略,增加或是降低幼血小板的形成。
研究的作者认为,血小板量低的病人如贫血患者、骨髓畸形患者和经历化疗的患者等,都可收益于雌二醇或3b-HSD激活剂的引入,这可作为通过输血来提高血小板水平的替代方法。相反,血小板含量异常高而易形成血液凝块、由此处于中风、心脏病甚至流产的高风险的病人则可能收益于专门设计的阻断3b-HSD或雌二醇受体、有效降低血小板水平的药物。
本文章来源于中国用药安全网博客: http://www.yongyao.net/bkarticle4/000019420003212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