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救助管理办法-申请条件ITP病人常见问题招贤纳士
ITP家园网店爱心义卖我要捐款警惕药托-黑名单
查看: 3036|回复: 2

[生活常识] 冰箱保鲜食物的禁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2 1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病友,享用更多功能,轻松向专家咨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很多人习惯性的把食物统统放进冰箱内,但这种做法却并不科学,食物的存放有着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食物在冰箱保鲜需要注意的禁忌:
      1.食物不宜过满
  冰箱存放食物不宜过挤,最好是留有一定的空隙,这样才能让冰箱中的空气得以正常对流,以此来减轻机组的负荷。而且过多的食物挤在一起,还非常容易导致食物间细菌的交叉感染,导致人体出现各种不适以及各种疾病。
  2.肉类食物要处理
  在购买一些鱼肉、猪肉、牛肉等食物时,最好是能进行一些相对应的处理后,再放入冰箱。像鲜鱼、肉等食物最好是先用塑料袋封装,再放入冷冻室贮藏。而蔬菜、水果则要把外表的水分擦干,再放入冰箱最下面,以零上温度贮藏为宜。
  3.拒绝瓶装饮料
  对于外表有包装的食物,比如各类饮料、牛奶等食物,最好不要放入冷冻室,以免冻裂包装瓶。存放的最好位置应该是冷藏箱内或门档上,温度最好是保持在4℃左右温度贮藏为最好。
  4.拒绝过烫食物
  有些人喜欢将刚刚出锅的食物就立马放进冰箱冷却,希望能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吃到爽口的食物,但这些过烫的食物如果尽早放入运转着的冰箱内,很有可能会减短冰箱的使用使用寿命。
  5.生熟食物不能放一起
  生食以及熟食其存放时间以及温度要求都有着不同的规定,而且在生食中普遍都存在有各种寄生虫以及细菌,喝熟食放在一起会污染了熟食。同时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发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里,以免冻结在蒸发器上,不便取出。
  冰箱的确是能帮助我们保鲜食物,但同时也是各种细菌以及病毒的滋生地,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定期清洁冰箱,以此来保证冰箱的卫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11 08: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台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14 19: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无锡
  大约100 年以前的爱斯基摩人经常食用生肉,他们一方面寿命只有50 多岁,另一方面从没得过虫牙和牙龈炎等不明就里的疾病。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把同样的肉经过煮或烧后再吃,此时牙齿却因虫牙及牙龈炎变得破败不堪。生肉又硬又不容易消化,就像吃苹果时一样,在牙齿上附着的病菌在咬的同时就被刮掉,不管是牙齿还是牙龈都变得很干净。
  然而加热后经过处理的食品很容易消化,也有利于病菌繁殖,加上爱斯基摩人没有刷牙的习惯,因此,他们的牙齿和牙龈上都繁殖了大量病菌。病菌通过口腔进入扁桃的M 细胞,该处的白细胞无法阻止他们经由淋巴循环带往全身,引发各种免疫病。就这样,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也变得跟欧洲人和日本人一样,同样为各种疾病而苦恼。
  如今令日本人苦恼的疑难杂症和免疫病,包括婴儿的免疫病,曾经集体在昭和时代后期暴发。那正是战后实行大力增长所得收入计划的时代。国民废寝忘食地工作,争先恐后买入可乐、高性能冰箱、肉、啤酒和冰激凌等。食用-4℃~ -5℃的冰激凌,将导致皮肤和大脑上皮下组织细胞被入侵的病菌和病毒所感染,使人体患上湿疹。
  从胚胎学的观点来看,大脑也好视网膜也好,内耳也好,都和皮肤一样,均由外胚层进化而来。病菌有可能会同时感染相同由来的器官。病菌从肠的淋巴结M细胞处进入白细胞,又经由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被带往全身皮肤,将会引发遗传性湿疹。病菌进入眼球则会引发视网膜炎,严重者会致人失明。
    治好了很多患者的失明。而且不管是失明、溃疡性大肠炎、葡萄膜炎、青光眼还是中耳炎,我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治疗方法。首先得用鼻呼吸,再温暖身体,将生活习惯改变为第三章所介绍的那样,疾病就能很快治好。
  肠温下降1℃(达到36℃以下),不仅将导致位于肠淋巴结处的病菌顺利进入白细胞,还会使白细胞内的大多数线粒体不能正常工作,不能完全消灭掉病菌。
最近的医学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大学所发明的低体温大脑复苏疗法已证实哺乳动物的肠部和线粒体的活动对温度有依赖性。他们在对病人进行大脑外科手术时把病人体温下降3℃,手术结束后再让病人恢复到正常体温,发现手术效果并不好。医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仅让体温下降1℃,都会造成位于肠淋巴集结处的病菌源源不断地进入白细胞。
  最重要的问题是,体温哪怕只下降一度,都将导致所有细胞的线粒体的活动变得迟钝,致使其不能完成其消化、吸收、同化和分解在细胞内滋生的病菌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提示: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及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 ( 京ICP备11014792号-3

GMT+8, 2024-11-8 22:26 , Processed in 0.069017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